人民网>>人民创投

IPO终止审查 放量突增藏玄机

莫开伟

2018年01月15日09:12  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证监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有149家IPO排队企业终止审查,而在12月份,有45家IPO排队企业终止审查,占全年终止审查的30.2%。值得关注的是,12月20日前,终止审查家数尚只有10家,与11月持平,但在之后的10天时间里,终止审查企业新增35家,尤其是年末最后3天突然放量增长,终止审查企业高达27家。

  对于2017年底IPO排队企业终止审查突增原因,媒体披露是去年12月20日,监管机构要求保荐机构进一步全面梳理在审项目,不符合要求的要在2018年元旦前撤回,对长时期中止、不回复的项目立即撤回。笔者以为,这只是掀起2017年底IPO排队企业终止狂潮的诱因,是监管机构给予不符合要求企业一个台阶下,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监管机构系列新政实施的影响。

  首先是新股发行常态化影响。在新股发行常态化之后,IPO审核周期大幅降低,2017年,IPO审核周期从3年多降低到15个月,基本接近美国的12个月审核周期,未来,在不符合上市要求企业退出后,IPO审核周期将进一步缩短。这使得之前费尽心机抢跑、卡位获得的审核排位顺序优势已不明显,企业此时主动撤回损失并不大,比起被发审会否决,主动撤回甚至更有利于其今后再次申请上市。

  其次是发审趋严,监管处罚趋严,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心生退意。发审趋严,体现在上市标准上,体现在对拟上市企业经营真实性、持续盈利能力审核上,更体现在IPO审核过会率上。2017年全年过会率下降至77.87%,特别是10月大发审委上任以来,过会率直降至57.84%,比2015年、2016年90%以上的首发审核通过率下降了32%还要多。而在对已上市企业的监管上,监管强度、处罚尺度明显加大。违规欺诈上市,不仅落不得好,还有可能出现血本无归的局面。

  再次是中止新规出台,“老赖”生存空间更小。中止新规出台前,一些不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为保住审核排位优势,往往借主动申请中止“赖”在排队企业中,但去年12月7日,在证监会监管问答中,已明确了中止审查的8项规定,同时明确了发行人更换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以及更换签字保荐代表人、签字律师、签字会计师、签字资产评估师无需中止审查,主动申请中止必须有合适的理由并经监管部门审核同意。这使得借助主动申请中止“赖”在排队企业之路已被封死,撤回申请变得理所应当。

  最后是监管层有意将审查窗口前移,保荐机构把关堵口的自觉性增强。证监会将对保荐机构和保代的业务开展情况进行梳理、统计、分析,并对被否多、申报文件有问题、前后信息披露不一致有矛盾的保荐机构与保代进行公示和全行业通报;同时,将采取谈话等多种监管手段,对不称职的保荐机构推荐的其他申报项目进行重点关注,这将对保荐机构及保代后续的业务承揽有较大的负面影响,为维护声誉,消除负面影响,保荐机构势必会配合监管部门严格把关堵口,堵住不合格企业上市申请,同时劝退排队企业中不符合上市要求的企业。

  2017年末IPO排队企业终止狂潮的出现,是监管机构系列监管新政实施的必然结果,是资本市场的利好表现:

  其一,困扰监管机构多年的IPO堰塞湖将被消除。在发审从严下,不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会放弃,已申请但不符合条件的企业也会主动撤回,排队企业过会审核会因此提速,IPO堰塞湖将因此逐步消除。而在堰塞湖消除之后,新股发行常态化下,IPO数量及募资额度也会控制在一个合理水平内,这也将有利于今后股市的稳定发展。

  其二,众多优质企业会加快上市步伐,并在资金助推下获得更好的发展,资本市场会因更多具备投资价值的优质企业加入而更具吸引力。

  面对当前形势,拟IPO企业唯有先做好本职,等到符合上市条件再行申报才是正途,以往因IPO审核周期过长出现的抢跑、卡位、边整改边等待的IPO攻略已无必要,而且也注定是行不通的。

  (本文为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报观点)

(责编:陈键、赖悦)

深度原创

特别策划

    第二届内容科技大赛总决赛 人民战“疫”内容科技大赛 首届人民网内容科技大赛总决赛 人民网内容科技创业创新长三角决赛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