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创投

国企混改要敢于放权

谭浩俊

2017年04月17日08:52  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要敢于将放给市场的权力放给市场、放给企业的权力放给企业,真正体现同股同权,给其他所有制资本平等参与国企改革的权利。”

近日,有关央企混改的话题再度升温。4月11日,中国联通发布公告,就混改方案继续与市场打哑谜,“鉴于本次重大事项的相关实施方案仍在进一步论,4月12日起继续停牌”。当日,《国际金融报》报道,中国电信有望入股,联通“核心员工可以持股”,“很有可能以小沃科技有限公司为试点”。

中国联通的所谓混改,其实更多的是为了制造眼球效应。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早就是混合所有制企业了,根本不存在混改的概念。即便是混改,也是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企业的股权结构、进一步改善企业的股权关系,而不像有的企业,是将国有一股独大转变成多元股权结构。也正因为如此,对中国联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更需要关注的是,到底为了什么,想达到什么目的,到底能把权力放到什么程度。

从媒体披露的信息来看,中国联通的此次混改,很可能会把引进其他所有制资本与国有资本同步进行。有消息称,阿里、腾讯、百度等都有可能成为中国联通混改的参与者。

这就传递出两个信号:一是中国联通在混改的力度上不会太大,给其他所有制资本的“权”不会放得太多,而为了体现改革的力度,只能将其他国有企业也作为战略投资者拉进来,以确保国有继续保持绝对控股、绝对支配地位;二是阿里、腾讯等的进入,可能会对下一步其他所有制资本进入垄断领域、布局垄断领域打下良好的基础。

即便如此,我们仍然认为,中国联通的混改,目的是比较模糊的,改革的内在动力也不是很强。对中国联通来说,既然已经是混合所有制,要进一步推动改革,就必须在放权方面有更大的作为,而不是犹抱琵琶。

显然,这不是中国联通一家在推进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遇到的难题。实际上,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出台到现在,已经有近四年时间了,为什么国企改革仍在绘图阶段,而没有付诸实施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改的“度”上还在犹豫、动摇,不知道应当改到什么程度、什么水平,不知道为什么要改。自然,中国联通的混改方案,也极有可能是继续摸着石头过河,继续居于放与不放的纠结点上,而不敢或不愿把步子放大一些。毕竟,要从根本上打破垄断,顾虑还是相当多的,担忧也是很多的。

问题在于,如果国企在改革、尤其是明确混改过程中,仍然不能迈出实质性步伐,不能给其他所有制资本市场话语权,那么,国企的改革工作又怎么能够向纵深推进呢?所谓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又有多大的实际价值和意义呢?要知道,国企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理顺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市场的关系,要让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并通过市场,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企业的经营机制能够通过改革转换到位。如果仍然把国有绝对控股放在首位,仍然坚持“我说了算”。那么,混改就只能成为一种摆设、一次走过场、一场以筹集资金为最终目的的改革游戏。

万达董事长王健林曾经说过,不能控股,就不参与国企改革。这一点,显然不只是王健林一个人的想法,而是民间资本的共同担忧。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民间资本对国企改革的诚意还是存在一定疑问的。对其他所有制资本、尤其是民间资本来说,“钱”不是问题,“权”才是根本,没有话语权的改革,是很难吸引投资者的。

阿里、腾讯等可能参与联通混改,更多的可能是立足于未来。毕竟,联通在管理、薪酬考核等方面,与阿里、腾讯等并不在一个节奏上,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达成共识。能够合作成功的原因,就是阿里、腾讯等先成为财务投资者,先不谋求话语权。慢慢地,随着市场的放开、垄断的打破,再逐步取得话语权。

所以,在混改问题上,首先要做的还是解决思想、提高认识,要敢于将放给市场的权力放给市场、放给企业的权力放给企业,真正体现同股同权,真正给其他所有制资本平等参与国企改革的权利。也只有这样,国企改革、尤其是混合所有制改革才能达到目的、产生成效。

(作者系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理事、财经评论员)

扫码关注“人民创投”公众号

(责编:陈键、赖悦)

深度原创

特别策划

    第二届内容科技大赛总决赛 人民战“疫”内容科技大赛 首届人民网内容科技大赛总决赛 人民网内容科技创业创新长三角决赛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