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创投

推行绿色金融要从认知开始

许权胜

2016年09月19日08:45  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绿色产业转型需要中央和地方、银行资本与民间资本来共同承担,财政、税收、金融多管齐下,引导企业向绿色转型。但绿色金融必须要由市场来整合,政府只能提供一个合理纠错平台,由市场来优胜劣汰,使绿色金融能全面、健康、有序地发展。

  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已经成了社会不能承受之重,这次杭州G20峰会,中国首次把绿色金融纳入峰会议程,表明中国政府想通过绿色金融来改善国内经济结构,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寻求一条“终南捷径”。

  那么,当前为什么要提出绿色金融?因为我国多年的粗放型经济已经使资源消耗难以为继,考虑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社会效益的集约型经济在时代的推动下必然破茧而出,所以绿色金融在我国当前语境中,其实是中央想通过调集各种资本来化解过剩产能。

  而我国经济的设计明显还在沿用计划经济那套办法,绿色金融也概不能外,它一出世就处在顶层设计中,往往形成上面很热下面很冷,冰火两重天,即使上面接二连三地祭出绿色金融,底下对绿色金融认知度还是有限,因为市场没有足够的内生动力去推动,所以绿色金融与真正落地还有一定距离。笔者从三个方面来加以佐证。

  一是当前银行机构自身缺少对绿色金融模式的认知。银行是绿色金融的主体实施者,我国国土面积广大,银行业又参差不齐,对绿色金融的认知又没有统一标准,而且真正把绿色金融视为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高度认知的银行几乎少之又少,当前,只有兴业银行一家提出过绿色战略计划。多数银行仅仅是把绿色金融当作一种政治任务来抓,以为绿色是一种公益性的口号,喊上一阵就过去了。看看数据对比,按照中国银监会披露的信息数据,截至2013年6月末,国内21家主要银行机构绿色信贷余额4.9万亿元,占各项贷款的7.1%,但2016年6月末,银监会披露的信息是21家银行的绿色信贷余额为7.26万亿元,占各项贷款的9%,三年的信贷余额涨幅仅与今年上半年房地产的信贷涨幅相当,所以银行对绿色金融的关注度可以说不是很积极。再说绿色金融对银行自身发展也不能带来什么效益,因为企业做产品如果符合绿色标准,必然要增加排污成本,增加投入就会减少产品价格的竞争力,企业失去竞争力则会直接影响银行的信贷安全。

  二是当前企业缺少对绿色项目的认知。做企业天经地义就是产品利润最大化,产品利润包含着排污、治污、节能、技术改造等费用。现在国际上达成共识就是治理环境污染,企业要为碳配额买单。虽然我国目前碳配额交易市场不是很完善,处于起步阶段,仅在上海北京等大型城市建立碳配额交易所,但随着我们重视绿色金融,碳配额交易所会很快在全国建立起来,那时企业的高碳排放必然会引起企业自身去进行技术升级改造。但当前企业对碳配额的认知度还处在初级阶段,即使我们的政府部门,也是习惯于行政管理而不习惯于市场价格管理,而碳配额这种新型事物正是市场价格管理催生市场经济行为的一种先进概念,只是当前企业对这种概念认知很少。

  三是政府缺少对建立绿色产业统一格局的认知。有些政府为了地方的税收,也为了自身GDP的增长,对辖区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进行地方保护,跨界污染在我国省、市、县、镇甚至村界的污染事件都时有发生。比如十几年前,江苏省盛泽镇的印染企业对下游临近的浙江省嘉兴市区的污水排放,引起两地长达十年的群体纠纷,这是典型的为追求自身利益而损害另一方利益,尽管后来中央派大员合理解决了双方诉求,但从这个事件可以看出没有一个统一认知和纠错处理的平台,很难使各种利益纠葛能拧到一处,而投资人对绿色产业也会担心由于地方政府地方保护而使自身利益受损止步于外。

  通过以上三点我们看出,绿色金融的推行需要一个配套的经济环境建设和统筹的法律政策环境建设。绿色金融光靠银行的资金推动力量是不够的,我国承诺2030年前碳排放治理达到峰值,预计每年要3万亿到4万亿元的绿色投资,所以资金缺口很大,绿色产业转型需要中央和地方、银行资本与民间资本来共同承担,财政、税收、金融多管齐下,引导企业向绿色转型。但绿色金融必须要由市场来整合,政府只能提供一个合理的纠错平台,由市场来优胜劣汰,使绿色金融能全面、健康、有序地发展。

  (作者系资深财经评论人)

(责编:胡晓、陈键)

深度原创

特别策划

    第二届内容科技大赛总决赛 人民战“疫”内容科技大赛 首届人民网内容科技大赛总决赛 人民网内容科技创业创新长三角决赛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