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创投

山东“金改”三周年亮点频仍  红利释放“功夫在诗外”

山东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放大招”

孙东辉

2016年08月25日08:2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管中窥豹,《意见》只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省积极推进金融改革创新的举措之一。山东近年来以发展普惠金融为核心大力推进地方金融改革,在一些领域进行了大胆审慎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金改”三周年前夕,山东在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方面继续“放大招”:出台《关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金融服务,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方面力求招招见实效。

  这与三年之前山东金融改革“剑指”实体经济一脉相承。2013年8月,山东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全省金融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即“金改22条”),随后推出了一系列较有力度、有突破的改革措施。山东金融活力明显增强,普惠金融发展、民间金融引导、金融集聚区建设、地方金融立法等工作蓬勃开展,不少走在全国前列。

  深入调研放大招求实效

  “晴天送伞,雨天撤伞”,即使要考虑到风险,银行如此“嫌贫爱富”,也让人爱恨交加。

  今年3—4月份,山东省政府组织20余家省直部门,开展了较大规模的金融服务调研活动时发现:受经济下行压力、企业经营风险加大等影响,银行放贷更趋谨慎,特别是行业限贷政策“一刀切”问题较为突出,信贷政策往往难以体现传统行业不同企业的差异。

  同时,由于山东省银行对企业多头和过度授信现象较为普遍,债权人之间很难协调一致,一旦企业出现经营困难,容易产生银行竞相抽贷问题,加剧银企关系紧张。

  “今天你不仁,我明天就可以不义”。此句虽是“戏言”,也属“狠话”,道出了企业和地方相关部门对限贷政策“一刀切”、银行竞相抽贷等问题的无奈和之后的种种努力。

  企业的“不义”有可能表现在其单独或抱团恶意逃废银行债权,容易造成地方性金融风险,属于严厉打击的对象。但山东出台体现改革思路《意见》中的“不义”条文,因为考虑到了各方利益最大化,竟赢得了银行、企业的一致认可。银行机构制定了《山东省银行业关于进一步改善融资服务的公约》,企业也发布了《山东省企业界关于诚信经营规范发展的倡议书》作为呼应。

  针对银行的“不仁”,《意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大额授信联合管理机制。贷款余额(贸易型企业授信额)5亿元以上且债权银行3家以上的客户,以及界定额度以下的风险客户,要全部组建债权人委员会,实行分类管理。

  对违反债权人委员会决议,单方面采取抽贷、断贷、停贷措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债权人委员会和银行业协会可给予同业谴责或同业制裁,造成恶劣影响或重大风险的,各市可会同有关部门探索建立特别名单制度。

  业内人士指出,银行一旦进入“特别名单”,以后在地方发展会多处受掣肘。

  为了不违背市场规律,山东“双向发力”,积极引导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制定精准度高、因企而异的信贷投放措施。对传统行业中资质优秀、暂时出现流动性紧张的企业,有针对性地运用收回再贷、续贷展期、资产置换等手段,帮助企业化解危机;对“僵尸企业”,逐户制定风险处置化解方案,避免“一刀切”的信贷退出,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

  除了增加信贷服务有效性,山东还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完善企业应急转贷机制,创新抵(质)押融资方式,推动企业多渠道融资,鼓励企业并购重组、加强金融逆周期调节机制建设,培育诚信守法金融文化,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隐患,建立金融案件处置绿色通道等方面多方着力,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措施。

  管中窥豹,《意见》只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省积极推进金融改革创新的举措之一。山东近年来以发展普惠金融为核心大力推进地方金融改革,在一些领域进行了大胆审慎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金改”三年亮点频仍

  3年来,山东以“金改22条”为引领,持续加大金融改革力度,全省金融业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有力支撑和保障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省金融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1936.11亿元,提高到2015年的3130.6亿元,增长了61.7%,金融业作为山东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作用日益明显。

  “3年来,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目的,全方位推进传统金融行业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山东金融办主任李永健介绍,山东银行业融资主渠道作用发挥较好,区域资本市场步入快车道,保险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一系列数据交上了一份漂亮的金改答卷。今年上半年,山东省股票、债券直接融资达到2681.2亿元,同比增长57%。截至今年6月末,全省上市公司达到259家,比2012年末增加1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从零发展到461家;齐鲁银行成为全国首家获批在“新三板”发行优先股的商业银行。今年上半年实现保费收入1386.8亿元,同比增长40.69%。在全国率先以省为单位推行大病保险,覆盖近6700万居民,有效缓解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3年来,山东以培育壮大普惠金融为核心任务,深入推进地方金融改革开放。截至目前,山东省城商行分支机构已实现县域全覆盖;省内14家城商行资产总额达到1.26万亿元,是2012年的1.94倍。新型金融机构设立发展步伐较快,截至今年6月末村镇银行达到128家,居全国首位。

  “力争到2017年底,初步建立与我省农业农村发展相适应、运行规范、监管有力、成效明显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框架。”李永健介绍,立足于为“三农”提供最直接、最基础的金融服务,山东于2014年向国务院上报了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并获得国务院同意,成为全国唯一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改革试点省份。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金改”通过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激活了金融发展动力,山东区域金融资源布局更趋优化。济南区域性产业金融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核心载体打造、机构培育引进、市场体系构建等初见成效。青岛市成为全国唯一的以财富管理为特色的国家级金融改革试验区。今年上半年,青岛保费收入增速在五个计划单列市中列第一位。青岛市银行不良额、不良率连续下降,成为全国同类城市中唯一连续五个季度实现不良“双降”的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山东在地方金融监管和法制建设取得突破。山东省政府制定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地方金融监管体制的意见》,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地方金融监管体系。目前全省17个市、137个县(市、区)已全部独立设置金融工作机构,并加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牌子,承担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山东省地方金融条例》已于今年7月1日正式施行。这开创了省级地方金融监管立法的先河,为实现中央和地方分层有序监管、促进地方金融发展和风险防范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期待“功夫在诗外”的红利释放

  “金改”的成功,既要大胆审慎探索,又要“功夫在诗外”的努力:注重政策、信用、法制、人才等发展环境的建设。

  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金融工作,成立了全省金融改革发展领导小组,郭树清省长担任组长,全面负责金融重要决策和重大政策措施落实。山东各级普遍将金融业发展情况纳入考核范围,省级层面将普惠金融发展指标列入地方政府科学发展观综合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激发了地方政府发展金融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外,山东财政金融联动效应明显加强,通过贷款风险补偿、鼓励上市挂牌、保费补贴、发展政策性担保、设立政府股权投资引导基金等方式,较好发挥了财政资金引导撬动社会资本和金融市场资金的杠杆作用。

  目前省级已设立19只投资方向不同的引导基金,批准参股设立51只子基金。将政府引导基金参股基金对种子期、初创期企业的单项最高投资额度,分别由200万元、5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2000万元。

  金融业本质上是一种信用经济,培育诚信守法金融文化,地方政府部门大有可为。山东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加快,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数据信息库建设顺利推进,省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初见成效;青岛、潍坊、威海、德州、荣成五市成功入选全国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数量居全国首位。    “让明白人干明白事儿”,山东金融人才工作明显加强。为打造国内领先的金融人才发展环境,山东印发了《关于加强全省金融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仅2013年,山东省就先后引入30名高层次金融干部来鲁挂职,并选派34名干部到中央金融单位锻炼。

  推进金融改革,更需要建立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关系。为让企业普遍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具备对接资本市场的基本条件,山东去年4月出台《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动规模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的意见》。自2015年起,每年改制比例不低于10%,努力做到应改尽改,到2019年年末,力争实现全省50%以上规模企业完成规范化公司制改制。

  经摸底核查,确定2015年末山东省共35466家纳入规范化改制范围。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累计有5875家完成规范化公司制改制,占纳入改制企业总数的16.57%,圆满完成了2015年度和2016年上半年目标任务。

  针对企业改制过程中面临的规范成本高、历史遗留问题解决难、融资渠道不畅等关键环节的问题,山东加大财政奖补力度,降低企业改制融资成本。对2016年7月1日至年底前在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新挂牌的企业,直投基金给予每户300万元股权投资支持。

  好的政策、好的环境加上真金白银的支持,“与自己相比,这几年进步的步伐还比较快,与广东、浙江、江苏等地比较,差距依然很大,需要我们快马加鞭。”李永健说,山东由于“地盘儿大,人口多,加上过去的资源禀赋好”,金融的优势是总量和存量的优势,与金融发达地区是结构和增量的差距。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三年前的“金改22条”,立足山东的特色和优势,广泛吸收借鉴上海、天津、江苏、广东、浙江等金融业发展先进地区和国内已有金融改革试验区的经验。如今山东全力推进金融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红利将进一步释放。山东金融系统干部在接受采访中纷纷表示,“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今后仍会脚踏实地、履职尽责,为山东金融服务现代化、便利化、普惠化,切实维护金融稳定,为经济转型升级和民生事业发展做出更大努力。 


  《 人民日报 》( 2016年08月25日 14 版)

(责编:陈键、赖悦)

深度原创

特别策划

    第二届内容科技大赛总决赛 人民战“疫”内容科技大赛 首届人民网内容科技大赛总决赛 人民网内容科技创业创新长三角决赛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