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创投

经济学家黄咏诗:人民币贬值成中企走出去最大风险

本报记者 张颖

2016年08月15日08:15  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美女经济学家,这是黄咏诗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作为全球领先的信用保险公司科法斯集团亚太区经济学家,她在经济及金融市场的研究经验丰富,范围涵盖亚太区的宏观经济和行业趋势发展预测。

  8月9日,科法斯发布最新一期研究报告——《中国的双速经济:行业的最新胜负》(下称“报告“)。黄咏诗就是这份报告撰写的主要参与者。8月11日,《国际金融报》记者就中国的双速经济前景、全球企业贸易风险展望,以及人民币汇率未来走势等热点话题,与黄咏诗进行深入交谈。

  黄咏诗在谈话中指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人民币贬值在所难免。而这成为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最大风险。

  医药行业“一枝独秀”

  “双速经济”,通常是将增速较慢的成熟型或发达经济体(美国、欧洲和日本等)与快速增长的发达或新兴市场经济体(中国、印度和巴西等)进行对比。在黄咏诗看来,中国正经历“双速经济”时代,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表现出现了显著的分化,表明积极的经济结构调整正在发生,但同时也说明,对于投资过度和产能过剩的调整将经历痛苦的过程。”黄咏诗说。

  《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当前的结构性改革把重心转移到服务与消费,令全国的“双速经济”更加明显。行业优劣的鸿沟跟它们的中长期增长潜力、相关政府政策和结构性需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医药行业是黄咏诗比较看好的行业,她用了“一枝独秀”来形容。“医药行业始终保持稳定的利润率。除了2015年企业付款表现录得明显改善,医药企业较少依赖借贷作为日常运营及资产投资也是该行业维持稳定的原因。此外,由于中产阶级和人口老龄化对医疗的需求持续增加,支持了医药行业结构性增长,该行业中期前景较好”。

  相比之下,化工和金属业则分别为高风险和最高风险评级。这意味着由于商业环境极具挑战,其违约和破产的可能性很大。

  此外,建筑也是仅有的两个最高风险级别行业之一。

  “随着低迷的私人投资和国有企业投资放缓,在低利润的背景下,建筑及施工行业增长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冷却。”黄咏诗指出,“这将为建筑业蒙上一层阴影,并且对建筑材料的需求也随之减少,特别是水泥和金属这两个已经饱受产能过剩之苦的行业。”

  而未能直接受政府结构性改革影响的行业,如农业食品、纸张及木制品、纺织与成衣等,被标记为中等或高风险。

  “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经济必须处理的问题,但对于任何一个大型经济体而言,转型不可能在一两年内完成。尽管市场和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中国结构性改革速度偏慢,但是,过快的转型容易导致失业率陡增,也会给银行业带来一定的系统性风险。”黄咏诗说。

  报告预测,中国政府将继续推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政策。从中长线来看,这些政策将集中于提升第三产业和高增值的制造业增长。

  中国或避开“日本式”增长陷阱

  如果说,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结构性调整的阵痛,那么,全球经济正在步入“日本式”增长陷阱。科法斯在《全球企业贸易风险达新高》的研究报告中提出了上述论断。

  “低增长、低通胀、货币超发是‘日本式’增长陷阱的主要标志。”黄咏诗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连续6年维持在3%以下,预计今年世界经济增速在2.5%,去年是2.6%,明年可能更低。”

  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市场出路以及通胀疲弱令议价能力降低,企业正遭受着这股低迷的“日本化”经济环境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科法斯最新的国家风险评估显示,全球各地的企业贸易风险明显升高。综合160个国家的平均风险评估,全球平均贸易风险水平已达到B级——“显著风险”级别,是自本世纪初以来的高峰。

  “美国经济复苏的步伐并没有预期好。”黄咏诗说。

  在美国,企业面临周期性问题:美国经济已到达金融危机后复苏的高峰,企业破产数字自2010年以来首次增加,企业面对盈利能力下降,投资水平降低及背后持续的失业问题。

  “欧元区经济一度出现了经济复苏的迹象,但政治的不确定性打压了企业和家庭的信心水平。尤其是,英国正式脱欧、德国大选在即,都让欧洲经济面临更多不确定因素。”黄咏诗说。

  在此背景下,中国或成为例外。在黄咏诗看来,尽管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是上半年6.7%的增速怎么都不算低增长”。

  不过,黄咏诗认为,全球企业贸易风险上升,对商品市场、航运业、能源价格都会产生直接影响。其中,油价下跌的影响持续在石油出口国之间延伸。“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这些国家、企业出现问题,无疑会给中国经济带来一定影响”。

  海外房地产泡沫随时破灭

  采访黄咏诗当天,恰逢人民币汇改一周年。曾是恒生银行高级经济学家、法国外贸银行亚太区经济学家的她对于人民币汇改有着自己的看法:“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人民币贬值在所难免”。

  2015年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完善人民币中间价机制。这个被称为“811汇改”的举措,实质是中国央行主动放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管理,向市场化改革迈进,为3个月后人民币顺利加入SDR货币篮子奠定了基础。

  黄咏诗表示:“此前,人民币一直紧盯美元,‘811汇改’是将人民币盯住一篮子货币。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趋势,先盯住一个成熟货币,然后转而盯住一篮子货币。从长远看,人民币的价值依然存在,但是,1至2年内,贬值趋势明显。”

  事实上,人民币贬值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最大风险。

  “最初,中国企业‘走出去’,可能在谈判中处于劣势,收购价格偏高。但是,随着近年来‘走出去’企业越来越成熟,收购价格、企业定位越来越明确,这类风险也比较可控。”黄咏诗告诉记者,“随之而来的是人民币贬值带来的汇率风险日益凸显,企业‘走出去’买东西越来越贵了。”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购买哪些资产才划算?

  黄咏诗认为,比较安全的投资是国内发展尚不成熟的产业,或者高新科技、研究成果等;另一方面,中国企业也可以通过对海外品牌的收购,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

  不过,黄咏诗提醒:“需要特别关注海外房地产投资。在低利率,甚至负利率的情况下,海外房地产投资风险较大,资产泡沫随时可能破灭,尤其是欧洲房地产市场。虽然在欧债危机发生后,出现了一段时间的投资机会,但是最近1至2年,房地产价格已经偏高。”

(责编:陈键、赖悦)

深度原创

特别策划

    第二届内容科技大赛总决赛 人民战“疫”内容科技大赛 首届人民网内容科技大赛总决赛 人民网内容科技创业创新长三角决赛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