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創投

觀察:險企投資動作頻頻,進軍股權投資難在哪裡?

卓泳

2020年11月03日09:31  來源:証券時報網

今年以來,創業板注冊制的落地,改變了創投業過去十年的“退出”生態,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注冊制開啟了股權投資的3.0時代。但是,制度創新仍無法解決困擾業界已久的募資難題,在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社會資本出資的積極性大大減弱,業內都將更多的目光轉向了政府引導基金、養老金,以及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的資金。

作為市場上最大的“錢袋子”,保險資金今年以來受到了更多的關注。不久前,政策取消了險資開展財務性股權投資行業的限制,還允許在區域性股權市場開展股權投資和創業投資份額轉讓試點,這意味著,股權投資或將迎來更多的“活水”。

而據記者了解,自從險資在被允許擴大投資范圍之后,不少險資都開始積極搭建投資平台,完善自主投研能力。就在近日,富士康科技集團與中保投資在近日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擬發起設立符合雙方全面合作要求的私募投資基金,首期規模100億元人民幣,總規模200億元。而在此之前,中保投資曾和中交基金聯手在武漢光谷設立了首個“國家隊保險資金投資平台”。

足以可見,險資進入股權投資在意願上來勢洶洶,但在實際操作中,不管是險資自身還是股權投資機構,都存在一定的顧慮。對險資來說,長期配置固定收益類資產、二級市場股票已經經驗十足,成績也不錯,因此形成了行業一直以來的“舒適區”,如何大膽地走出“舒適區”則是其面臨的一大挑戰。

從險資的投資結構來看,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保險資金投資流動性資產1.04萬億元,佔資金運用余額的比例為5.38%﹔固定收益類資產13.15萬億元,佔比67.67%﹔權益類資產4.38萬億元,佔比22.57%﹔投資性房地產0.19萬億元,佔比0.98%﹔其他投資0.66萬億元,佔比3.4%。

不難發現,險資對股權投資的偏好較小。究其原因,是險資天然的基因與股權投資不匹配。眾所周知,股權投資是一種長周期、需要犧牲流動性、安全性和區間收益來換取高收益的投資行為。但險資有個天然的特點,就是厭惡風險,因此其長期的投資風格都偏保守。這不僅挑戰保險資金的耐力,還考驗險資內部的考核機制。因此,這對險資來說,應該是一個最大的挑戰,也是其進入股權投資的最大門檻。

而除了投資周期的不匹配問題,險資的投資取向也和股權投資當前的投資方向有所出入。出於對收益的要求,保險資金會優先選擇一些有當期收益安排的基金,此外,對於純股權基金,保險公司更青睞於中后期的基金,比如Pre-IPO或者有上市預期的企業。這與聚焦早期的創業投資基金的投資方向有所偏差。

盡管業內對險資入市抱有希望,但目前市場上1.8萬家私募股權投資機構,能夠符合險資偏好的機構少之又少,也會造成險資流向頭部機構的趨勢。因此,設想中通過險資入市來解決“募資難”問題的情況並未出現。總體來看,結構性的不匹配是導致險資很難大規模流入股權投資市場的重要制約因素。

但是,站在險資的角度來看,不少業內人士也開始意識到,“舒適區”開始變得不那麼“舒適”。從大環境來看,長期利率下行、國際上甚至出現負利率的情況,這意味著,險資要在“舒適區”裡配置到長期和高收益的資產越來越少了,加上險企自身負債壓力大,這一定程度上倒逼險企走出“舒適區”,提升股權投資比例,這將是未來的趨勢。

(責編:張天嬌(實習生)、王震)

深度原創

特別策劃

    第二屆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戰“疫”內容科技大賽 首屆人民網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網內容科技創業創新長三角決賽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