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創投

“外資元年”,本土金融機構的危與機

蔣金麗 羅葛妹

2020年05月25日09:07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中國進入“兩會時間”,金融對外開放成為今年兩會熱議的話題之一。

  2020年被稱作“外資元年”,取消外資股比限制、放寬外資機構准入條件,銀行、保險、証券、基金、期貨迎來全面開放。外資的入局,既為中國資本市場帶來了更多可能性,也為本土金融機構帶來了更多挑戰。

  那麼,實現“持股自由”后,外資機構帶來的沖擊有哪些?本土金融機構又該如何應對?《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了來自銀行、保險、証券、基金、期貨行業的多位專家,共同探討這一話題。

  銀行 不會改變中資主導地位

  “金融開放在短期內會對中資銀行帶來一定業務擠壓和競爭。”中國工商銀行高級風險經理郝志運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從中長期來看,由於國家對金融開放的思路是“放得開、管得住、調得活”,開放並不會改變中資銀行在金融市場的主導地位,會更加有利於競爭合作的良性金融生態的形成。

  中資銀行可以借鑒外資的先進經驗、風控制度和管理模式,提升核心競爭力。同時,金融開放也會對國內金融體制改革形成倒逼壓力,將會加快金融改革創新的步伐,推動銀行業優化產品和服務供給,進一步提高支持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那麼,中資銀行又該如何應對呢?郝志運提出三點建議:

  一是加強與外資金融機構的交流合作。正視與國際先進金融機構在產品業務、風控機制、創新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加強交流學習。

  二是增強差異化、特色化競爭能力,以客戶為中心,細分市場,提供個性化的金融產品,培育特色業務。

  三是大力發展金融科技,推進金融和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的融合,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實行精准營銷,提高吸客、獲客和留客能力。

  中國金融智庫首席金融學家宏皓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補充表示,面對金融開放,中資銀行最關鍵的還是要提高其專業能力和服務水平,尤其是對投行和財富管理兩個業務短板做升級。

  保險 或推動行業轉型升級

  保險學者、人保財險原副總裁王和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為我國加入WTO率先開放的領域,保險業開放力度逐漸加大。但事實証明,在保險對外開放將近20年的時間裡,外資險企對我國保險業的沖擊和影響,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大。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外資險企市場份額不到8%。

  在王和看來,此次金融開放是保險業的第二次開放,也是更全面、更深入的開放。放寬對外資的准入門檻和業務限制,也意味著保險市場的准入條件基本上已一樣,明顯更利於外資進入。而且此次開放,中國保險市場也將進入相對規范發展的時期,這為外資保險公司優勢的充分發揮提供了外部可能。

  王和補充表示,但即便如此,也不意味著外資進入中國市場以后就一定會成功。一是其仍將面臨水土不服的問題,比如人才本土化,與當地政府、監管機構、行業溝通等問題。二是保險,尤其是壽險,是一個長期的合約關系,因此本土公司更有優勢。

  從宏觀層面來看,中國的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是基於自身需要的開放。保險的這次開放是2.0升級版的開放,是在中國保險業逐步走向成熟背景下的開放。

  王和認為,對外資險企來講,這一次開放應該說是一個全新的、更好的機會,如何把握好,需要在認真總結和反思基礎上再出發。對於中資險企來講,這次開放可能會帶來一些更直接、更真刀真槍的挑戰和壓力。同樣,這對中資險企也是一個很好的契機,能和更多更高水平的市場參與主體同場競技。“我相信,隻要能正面引導好中外資險企,此次開放最終將推動中國保險業的轉型升級,這也是我們開放的目的所在”。

  對外經貿大學教授、博導王國軍也表示,從保險業近20年的開放來看,外資險企並不會給國內保險機構造成較大沖擊和影響。他認為,此次開放雖對准入門檻和業務限制放寬,但預計不會有更多新外資機構進來,而是會因此出現更多合資公司變成外資獨資公司,或是外資股權將更多會佔到80%。

  正如此前中國大地保險總裁陳勇在接受《國際金融報》專訪時所說,“近年來,互聯網企業在涌入,新科技層出不窮,這比加入世貿組織外資給我們的壓力大多了。他說,有效面對外部競爭力的方式隻有一條——創新、轉型,打造核心競爭力,否則隻能坐等被淘汰。

  証券 “鯰魚效應”不可避免

  中國証券業進一步開放后,“鯰魚效應”不可避免。

  財信証券首席經濟學家伍超明向《國際金融報》記者分析,對於本土券商而言,短期內可能面臨三方面的沖擊:

  一是與全牌照外資券商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后,業務短板暴露更加充分,部分具有競爭優勢的領域面臨份額下降風險。

  二是國內金融領域加大開放力度,國內券商面臨經營理念沖擊,在部分領域被具有全球化戰略優勢的外資券商擠壓業務空間。

  三是國內券商大洗牌進一步加速。

  但從中長期看,他認為,在“鯰魚效應”下,國內証券市場將更具有效率,提供更多創新業務和產品,滿足中國融資結構多元化需求,助力中國向高質量發展﹔國內券商也將更快成長,打造出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航母級”券商。

  相對本土券商,外資券商的優勢集中在三個方面:

  一是在人才數量和質量上的優勢。

  二是在產品和業務上的優勢,這些券商憑借在海外資本市場數百年的經驗積累,在跨境業務、機構業務、財富管理業務方面經驗豐富,能提供更豐富金融產品,滿足多元化的投資需求,如在財富管理方面,不僅能提供有競爭力的產品,還能私人定制提供更細致的服務,因此業務結構更趨均衡。

  三是外資券商在規模和體量上也有優勢。

  不過,站在新的起點,外資券商也需要直面自身的短板。在伍超明看來,主要有三點:

  一是適應本土市場有一個過程,國內市場目前還是散戶為主的市場,不同於海外以機構客戶為主的市場結構,其所擅長的投行業務和財富管理等專業優勢,都要有一個積累適應過程。

  二是缺乏零售渠道,與國內券商相比是一塊天然的“短板”。

  三是一些業務范圍的拓展,在短期內還是會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盡管后期通過申請有可能拿到全牌照經營。

  面對外資的沖擊,本土券商如何直面挑戰?

  伍超明認為,可以從三方面下手:

  一是盡快“補短板”,如完善和轉換經營理念,適應全球化戰略﹔補上業務短板,尤其是對一些具有資金和資源優勢的頭部券商來說更應如此。

  二是強化特色化和差異化發展策略,不是每一家券商都是頭部券商,具備成為“航母級”券商的潛能,因此宜根據自身實際,集中“優勢兵力”強化特色化和差異化戰略,在細分市場上站穩腳跟。

  三是借助國家層面頂層設計的幫助,加快發展。

  基金 短期沖擊有限

  外資力量進一步崛起,會給中國公募行業帶來哪些影響?

  “影響就像硬幣的兩面。”看懂研究院研究員徐乾山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一方面,大部分外資基金公司經歷了長期國際資本市場周期波動的考驗,具有先進的管理經驗與治理體系,更加堅定的投資理念和卓越的風險控制能力,會給中國投資者帶來更多差異化選擇和更多元的服務。

  另一方面,會對本土基金公司造成一定的沖擊和競爭壓力。不過,徐乾山認為,自2002年第一家中外合資基金公司成立到現在已經有18年,中國基金公司已經預見並逐漸適應外資機構競爭,且國內基金公司有自身的本土化競爭優勢。“隨著外資進入,基金行業會迎來一個多元化良性競爭的局面,助力中國資本市場國際化”。

  “整體來看,外商獨資公募會給本土公募帶來一定的挑戰,但短期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因為本土公募有廣泛的客戶基礎。”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徐乾山也認為,對於外資公募來說,管理經驗和投資理念本土化具有一定的挑戰,需要逐步加強對中國資本市場和產品的把握能力。“外資對中國公募基金監管標准的精准把握和與監管部門的溝通能力短板明顯,在基金銷售渠道布局方面,短期內也很難與本土公募競爭”。

  “外資公募帶給本土公募最大的沖擊或是人才流失。”一家大型公募的市場部總監向《國際金融報》記者分析,基金公司的核心資產是人才。外資的投研體系發展這麼多年,已經非常完善,且外資進入中國多年,不太可能出現投資“水土不服”的情況。真正的挑戰是對客戶的理解以及銷售渠道短板。因此,未來外資公募可能會從本土公募“挖角”銷售人才。

  狹路相逢在所難免,本土公募如何增強自身實力?

  徐乾山認為,可以從五方面入手:

  一是拓展全球視野,錘煉海外市場的研究分析能力,增強跨境資產配置能力。

  二是堅定執行並優化自身的投研理念,改造投研流程和細節,提升投研能力。

  三是借鑒先進的風險管理文化、經驗和技術,增強風險意識,完善風控機制,提升風控能力。

  四是加大產品創新力度,打造全面的產品線和適應中國市場需求的特色產品。

  五是堅持投資者利益優先原則,推進投顧服務能力建設,創造性提升基金銷售能力。

  “完善公司激勵機制也很重要。”上述市場部總監提到,單靠薪水激勵很難留住核心人才,可以看到近年來,不少基金公司都在推行員工持股計劃,目的就是維持穩定的團隊。

  期貨

  把握升級時間窗口

  目前國內期貨市場的參與主體,無論是交易所等自律監管部門還是經紀機構和投資者,相對境外市場參與者而言,在交易層面和風險管理層面均仍有較大的改進空間。

  方正中期研究院院長王駿向《國際金融報》記者分析,面對外資系期貨公司的到來,本土期貨主要面臨七方面的挑戰:第一,期貨公司經營管理模式的現代化和國際化﹔第二,期貨及衍生品專業人才的高端化和國際化﹔第三,期貨服務展業的多元化和與實體企業有機結合﹔第四,期貨公司經營牌照多樣化和綜合服務水平高端化﹔第五,不同類型期貨公司經營特色化和服務專業化﹔第六,加強國內市場主場化服務和境外市場專業化特色服務﹔第七,國內外期貨公司和期貨人才的交流日常化。

  “面對金融市場認知程度更深、公司服務更加專業、人才儲備更加豐富、股東背景實力更加強大的外資控股期貨公司,本土期貨公司必須利用對國內期貨市場更為了解、客戶服務范圍更加廣泛、証監會交易所信息更加靈通等本土化優勢,取長補短,進一步提升客戶服務水平,才能在激烈殘酷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申銀萬國期貨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有巨大的金融市場,隨著資本市場轉型過程中的風險管理地位提升,本土期貨公司的角色地位也會進一步上升。

  整體來看,申銀萬國期貨認為,外資期貨存在四大優勢:

  一是外資機構資金實力更強。國際化大投行早已實現全球布局,資本實力明顯強於國內中資機構。境外期貨公司擁有在成熟期貨市場中的經營經驗,其對沖手段多樣,風險控制體系成熟穩健。

  二是財富管理服務能力更強。未來金融行業運營方向會從單邊的通道式服務轉化為客戶實現一體化的風險管理加中長期收益規劃的服務,外資機構在財富管理、全球資產配置方面服務更佔優勢,境外金融機構的混業經營能夠協同為客戶提供相關一體化解決方案的產品及人才、服務體系。

  三是技術成熟和策略服務更加豐富。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和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和應用,海外市場交易逐漸轉變為量化、程序化和高頻交易,境外機構在量化系統、程序化策略的開發等方面具有優勢,特別在跨境資產配置或交易等方面優勢更為明顯。

  四是國際化品種和場外衍生品服務模式更成熟。我國場內衍生品市場發展相對成熟,但與國際市場相比,成熟度和豐富度依然有差距,境外機構在國際化品種的服務模式方面優勢比較明顯。同時,從國際上較為成熟的市場來看,場外衍生品的市場規模要數倍於場內市場。目前國內仍處於起步階段,尤其是以証券、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為代表的場外交易,市場規模還非常小。

  申銀萬國期貨也提到進入到中國市場的初期,外資機構往往存在三大劣勢,從而也可能為本土期貨提供了加快升級的時間窗口,盡管時間可能較為緊迫。

  其一,市場信息存不對稱性。國內期貨公司與監管機構聯系更為緊密,且部分大型期貨公司常年深耕中國期貨市場,已形成復雜、有效、快速的信息傳遞體系。

  其二,容易照搬照抄境外經驗。理解交易文化、境內外監管規則的差異,可能成為外資機構在國內推進的一大挑戰。特別是我國期貨交易實行穿透式監管,監管嚴厲程度在全世界屬於較高水平。若外資機構寄希望於復制其在境外的運營經驗,或將面臨“水土不服”。

  其三,網點布局難以迅速鋪開。我國期貨業與實體經濟更為密切相關,監管層也寄希望期貨公司更好地服務實體企業的發展。這意味著,網點布局水平將影響到期貨公司發展水平。短期來說,外資機構可通過兼並小型期貨公司的方式進入中國市場,但實現有效的網點布局,形成客戶粘性將不可避免地耗費一定的時間。

  不過,申銀萬國期貨直言,上述劣勢也並非不可改變,外資機構或將加快挖掘和構建本土化人才隊伍、更好地分析和滿足監管要求、加大對網點布局投資等措施快速融入到國內期貨行業當中。

(責編:張宏莉(實習生)、王震)

深度原創

特別策劃

    第二屆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戰“疫”內容科技大賽 首屆人民網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網內容科技創業創新長三角決賽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