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創投

深圳的能力,地產的責任

2019年12月16日08:47  來源:証券時報

【環宇雜談】

深圳發展好了,外圍才會好﹔深圳越好,外圍就越好。

李宇嘉

近日,筆者在深圳的某公務員朋友說,自打“8.11”(國家發布支持深圳創建先行示范區文件的日期)后,他和他的所有同事就開啟了加班模式。據他講,除了他們系統,這段時間很多深圳的機關事業單位都在踐行著“996”工作制,白天開會(有時還接待內地兄弟城市來取經)、晚上寫材料,堪比科技園區挑燈夜戰的“程序猿”。

近日,深圳市印發了《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行動方案(2019-2025)》(以下簡稱方案),提出2025年要完成的“三大戰略,127個事項”。細數這127個事項,無不是重大事項。描繪重點發展地區,都是要向“全球”、“國際”、“樞紐”、“世界一流”等目標打造﹔改革事項的,都是要“率先”或“突破”,這才能不辜負先行示范這個頭銜。所以,正如朋友所言,對深圳廣大干部來說,必須要有“擼起袖子加油干”的氣魄。

當然,除了有“擼起袖子加油干”的精氣神,重大事項落地,還得有錢。舉個例子,深圳要建跨珠江口“通道群”,比如深珠通道(深珠公鐵復合通道)、深中城際(深中軌道交通)、深圳外環高速西延跨江通道(深圳東莞界河一帶,跨越珠江口到南沙龍穴島、萬頃沙)等﹔深圳建設第二機場、建設交通強國城市,迅速補上教育醫療短板等。總之,2020年大基建要全面發力,像深圳這樣人口密集,前景無限好的城市,自然是基建的主戰場之一。

深圳先行示范,不能隻顧自己的1997平方公裡,最重大的使命,就是要帶動周圍小兄弟們過上好日子,“一馬當先”帶動“萬馬奔騰”,以一域服務全局。深圳成為“大基建”主戰場,就是與周圍小兄弟互聯互通。任何基建,都要“砸巨資”,錢從哪來?近期,距離主城區100公裡的深汕新區,解凍了購房政策,“以家庭為單位,限購2套房屋,但5年內不能賣”。信號很明確,就是要鼓勵大家買房,鼓勵分享區域長期紅利,但不鼓勵短炒。

也就是,以長期紅利做擔保,讓地產給區域開發融資。以地產開發支撐基建,助推企業投資,區域打造成“增長極”的獨角獸,兌現長期紅利。經濟好,產業興,地產盛,這符合經濟規律。越是發達的區域,經濟越好、配套越全,地產發展得也不錯,房價自然不會低。粵港澳大灣區對標的東京大灣區、舊金山大灣區,它們領全球創新之先,但核心區房價也是全球最高的。“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意指靠地產拉動經濟,這種短期行為得不償失。

短期不刺激,那長期呢?實現地產繁榮與基建投資、產業打造、區域開發、人居和諧等協同,這就是管理層希望看到的地產新模式。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總結2018年工作成效時,有一個全新的表達,“必須從系統論出發優化經濟治理方式,加強全局觀念,在多重目標中尋求動態平衡”。實際上,這句話是對今年以來包括房地產在內的宏觀調控手段和方式的一種肯定性評價。因此,對房地產政策的認識,必須要跳出量價和供需的架構。

這就不難理解,為何廣州(包括南沙)、佛山、珠海、中山、惠州、深圳等熠熠生輝的大灣區城市,近期步調一致地調整了樓市政策,而深圳更是驚人地連續發布利好樓市的舉措:“雙11”基本取消了豪宅稅,“雙12”退出了公寓“隻租不售”,還有深汕新區解凍商品房市場。從根本上講,就是要讓房子流轉起來,促進供銷兩旺,並帶動深圳一個又一個“史詩級”的土拍,助力深圳2025年完成“三大戰略,127個事項”。不要擔心會偏離“房住不炒”,深圳在房地產長效機制上已先人一步,“雙限雙競”常態化了,賣地就是對接人才、對接實體經濟。記得一點就行了,深圳發展好了,外圍才會好﹔深圳越好,外圍就越好。

(作者系房地產資深研究人士)

(責編:王震、陳鍵)

深度原創

特別策劃

    第二屆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戰“疫”內容科技大賽 首屆人民網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網內容科技創業創新長三角決賽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