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創投

初創企業掘金 數據變現或是好“賽道”

李 禾

2019年05月21日08:35  來源:科技日報

以數據變現為特征的數字經濟時代已然到來,如果不能與時俱進進行原始創新,即使有資本的支撐,互聯網和AI行業的寒冬必然會很漫長。

作為醫療AI的頭部企業,阿裡健康近日發布2019財年業績公告,截至今年3月31日,該公司收入50.96億元人民幣,毛利13.31億元,同比分別顯著增長108.6%、103.9%,經調整后的利潤達1.22億元。“收入和毛利的強勁增長主要來自本年度醫藥自營業務、醫藥電商平台業務以及消費醫療業務快速成長所致。”

然而,2019年,對於醫療AI的初創企業來說卻是需要更多思考的時候。新版的《醫療器械分類目錄》(以下簡稱《目錄》)已於2018年8月施行,相關的AI產品必須比照《目錄》中的“醫用軟件”子類,申辦醫療器械許可証。“持証才能上崗”,但想取得許可証的時間和金錢成本不菲。

根據畢馬威(KPMG)的數據,2017年和2018年,十幾家醫療AI初創企業通過風投、私募股權基金籌集了1.42億美元,這相當於同期該行業全球投資的四分之一。初創企業常面臨資本短缺的困境,該如何解決?未來互聯網醫療行業是不是下一個掘金點,還有哪些行業可能會獲得資本的青睞?

新興產業出現風投資金緊張

據興業研究發布的報告,“處於風口就能起飛”的時代一去不復返,資本開始重新審視企業盈利模式的可持續性,這種質疑正在產生直接影響。

2010年以來,受益於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口紅利,互聯網企業經歷了高速增長的階段。但2018年上半年網民僅僅增加了不到2900萬人,伴隨著流量紅利見頂,新興產業發展空間受限,具備高速成長潛力的初創企業數量開始斷崖式下跌。新創立企業數在2018年前三季度僅1022個,較去年下降77.3%,新興產業出現了風險投資資金緊張,行業領先企業扎堆上市又大量破發等情況。

據統計,2018年三季度PE/VC(私募股權)募集金額大幅下降,規模為1584.54億元,環比負增長65.26%,同比負增長67.17%﹔退出金額843.34億元創下歷史新高,相較2018年前兩季度的退出規模217.7億元、257.5億元來說大幅上升。由於募集資金大幅下降疊加風險投資需求持續保持高位,2018年三季度的淨現金流為負1314.4億元,創下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水平。

興業研究報告還顯示,考慮到當前私募股權投資的淨現金流為21987.4億元,未來維持每季度新增投資3000億元水平,若無新增募集資金,2020年存量風險投資資金就會消耗殆盡。

風險投資“退潮”對於醫療AI初創企業來說,影響尤其大。醫療AI企業研發一個醫療AI產品成本,至少需要數百萬元,開發周期達6至12個月,后續的商務銷售過程中也需要投入較多成本。

和金融、教育一樣,當前醫療也是人工智能應用最被看好的領域之一,目前全國已有上千家三甲醫院引入了AI產品。相較於傳統看病模式,在醫療AI這個領域中,診斷的優勢在於疾病早期篩查和診斷確定性,其中智能影像是進步最飛速的。可以直接助力提升影像診斷的工作效率,減少誤診漏診現象的發生。目前我國有140多家正在從事醫療AI的企業,其中涉及醫學影像應用的最多,高達50%以上。

如前文獲得風投、私募股權基金籌集到1.42億美元的十幾家企業,就是利用機器學習和圖像識別技術滿足精確醫療的診斷需求。而在醫學影像產品方面,肺結節為企業主要布局對象,其次是眼底疾病。這是由於肺結節和糖網存在公開的完整數據庫。獲取數據相對便利,以及肺結節影像直觀、便於觀察診斷等特性,造成AI進入這一行門檻不高﹔影像科醫生人手不足、影像數據快速增長,也為這一細分領域創造了商機。因此,在目前醫療AI領域出現了大量同質化企業,醫療AI初創企業想從中突圍而出,難度就更大了。

建立可持續發展企業盈利模式

興業研究的報告顯示,在當前資本擴張受到約束、負債驅動資產的模式難以為繼、資金對企業盈利要求上升的背景下,在外部壓力倒逼企業轉型時,醫療等AI初創企業必須選擇好自己的“賽道”,建立自己的商業運營模式。

中金公司研報分析顯示,隨著越來越多的健康技術企業融入到重構大健康服務場景的新生態中,無論是提供互聯網問診為主,或以提供網上售藥為主,或以搭建處方流轉平台為主,或提供最后一公裡配送為主等,中長期看企業所處角色不同,所需的核心競爭力也有區別,但有一點是共通的,那就是“優質的服務能力”。

“我們認為,在未來新生態發展機遇下,阿裡健康作為新生態大健康平台,沉澱了數據量較大,有望形成更多的盈利點:工業企業為精准營銷、精准醫患教育、精准研發付費,醫療機構為信息化解決方案、AI 輔助診療方案付費,醫保機構(主要為商業保險)為監管控費付費等,更多付費模式仍然在探索中。”中金公司研報稱。

阿裡健康的發展模式對醫療等AI初創企業具有啟示作用,AI初創企業可以開發一些覆蓋別的病種的AI產品。比如腫瘤、心血管病等佔據死亡率前列的疾病,對醫療AI也提出大量需求。但是,這也相應提高了AI創業公司對於此類疾病研發的門檻。

未來由資本驅動轉型到技術驅動

未來哪些領域最可能有驚喜?興業研究分析師林莎等表示,2019年重點關注三條主線。一是政策紅利催化下的“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其中重點關注5G商用、物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二是資源集中后的“三新”(新興產業、新型業態、新商業模式)產業,尤其技術投入佔比高、知識產權數量大、規模優勢明顯的高科技企業頭部公司優勢會進一步凸顯﹔三是跑對賽道布局產業的互聯網ToB服務商,其中重點關注技術、數據或者資源壁壘方面具備明顯優勢的細分領域龍頭。包括金融科技、醫療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率先布局雲計算、AI的互聯網企業。

“以數據變現為特征的數字經濟時代已然到來,如果不能與時俱進進行原始創新,即使有資本的支撐,互聯網和AI行業的寒冬必然會很漫長。若要抵御寒冬,應當由資本驅動轉型到技術驅動,增加研發投入,在原創技術上創新,提高行業技術門檻。”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關成華教授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還要緊密結合市場規律,基於新技術在商業模式上進行嚴肅的創新,行業發展要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培養行業的規則意識,形成行業的商業倫理。“需要政府打造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營造良好的市場氛圍,鼓勵企業理性競爭,加強資源的利用效率等。”

(責編:黃玲麗、張晨)

深度原創

特別策劃

    第二屆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戰“疫”內容科技大賽 首屆人民網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網內容科技創業創新長三角決賽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