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創投

VC/PE募投依舊萎靡不振,管理規模為何高奏凱歌?

朱燈花

2019年04月24日08:33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私募股權創投基金已經發展成為私募行業的中堅力量,2019年一季度管理規模逼近9萬億元。然而,專業人士指出,其背后募資與投資仍延續2018年低潮態勢。

  “目前私募股權投資行業洗牌加劇,馬太效應明顯,資源傾向於頭部基金,新成立的VC/PE 2.0面臨生存問題。”一位創投專業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

  近日,記者整理統計中基協1-3月份數據發現,私募股權創投基金已經發展成為私募行業的中堅力量,2019年一季度管理規模逼近9萬億元。然而,專業人士指出,其背后募資與投資仍延續2018年低潮態勢。

  募投依舊低迷

  規模一路高歌

  根據中國証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簡稱“中基協”)最新公布的私募登記備案數據,截至3月底,私募股權創投基金管理總規模達到8.86萬億元,約佔私募總規模的70%。較2018年底增長2600億元。其中,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增長2092億元,創業投資基金增長508億元。

  從備案產品數量來看,私募股權創投基金一季度備案基金共增加615隻。截至3月底,私募股權投資基金(PE)共27486隻,較去年底增加292隻;創業投資基金(VC)共6831隻,較去年底增加323隻。

  規模一路“高歌”,背后募投依舊處於“低潮”。2019年一季度,中國VC/PE市場基金募資和投資依舊存在困境。

  投中研究院發布的《2019年Q1中國VC/PE市場數據報告》顯示,2019年一季度,VC/PE募集完成基金共94隻,同比下降58.77%,募集總規模295.28億美元,同比小幅上漲16.6%。

  投資方面,2019年一季度投資規模(193.66億美元)與2018年同期(380.42億美元)相比下降49%,接近腰斬。私募股權投資市場活躍度持續下滑。

  該報告提及,一季度新增募集完成的大額基金較多,整體拉升了基金募集完成總規模。

  對此,一位不願具名的資深投資人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新增加的募投資金都會算到管理規模裡面,基金隻要沒有退出,就都在管理規模裡面了。所以你會看到募投量下降,但管理規模在增長。”

  不得不承認的是,私募股權行業募、投、退依舊處於低迷狀態。近日,平安資本首席合伙人劉東在第13屆中國投資年會上坦言:“宏觀環境緊縮,PE(私募股權投資)的募、投、退三個方面都在大幅地下滑,PE進入了一個寒冬期。”

  募資上,2018年人民幣基金募資總額同比下降35%,今年前兩個月,募資額度繼續下降,環比下降超過一半。

  投資上,2018年投資總額同比下降14%,今年前兩個月下降幅度達到一半。同時,二級市場估值下滑,也給PE帶來了挑戰。值得關注的是,經過2月的觸底,3月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活躍度反彈回升,投資規模小幅回落。

  退出上,IPO放緩,2018年PE的項目退出數量同比下降20%。有的公司海外上市后股價破發,所以這其中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行業洗牌加劇

  馬太效應明顯

  同時,私募行業馬太效應明顯,資金等資源明顯傾向於頭部基金機構。

  中基協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規模在100億元及以上的有242家,較去年底增加了8家。而百億以上的股權私募就有148家,近一年多時間裡增長了約50家。

  此外,管理基金規模在50億-100億元的私募有279家,規模在20億-50億元的662家,規模在10億-20億元的828家,規模在5億-10億元的1130家,規模在1億-5億元的4311家,規模在0.5億-1億元的2269家。

  截至3月底,已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有管理規模的共21317家,平均管理基金規模6億元。

  對此,上述不願具名的資深投資人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在目前市場環境下,資源肯定是向頭部基金集中的。對於那些新成立的基金,尤其是隻融過一期的基金或以往業績不佳的基金,大多會存在募資困難的情況,LP(有限合伙人)的資金大多向業績優秀的GP(普通合伙人)集中。”

  隨著創投市場如火如荼的發展,2015年前后募集基金數量呈現爆發式增長,不少人從一線基金“單飛”自立門戶,大批VC/PE2.0基金誕生。

  繼2018年去杆杠和資管新規等影響,2019年資本寒冬尚未褪去,創投基金募資難困境尚在,行業正在經歷大浪淘沙的挑戰,洗牌加劇,頭部效應明顯。對於那些還未交出投資成績的新基金而言,或將面臨生死存亡的現實考驗。

  VC資深投資人張濱此前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坦言:“國內一些新機構募資與投資人的關系(圈子)有非常大的影響。”可以說,對於那些新成立的基金公司而言,在如今募資難困境之下,創始人個人資源成為基金能否運行下去的關鍵。

  劉東也提及:“在當前的投資環境下,過去簡單粗放的投資模式不靈了,投資人隻有為企業提供真正多方面的增值服務,加速企業成長,才能獲得優異的回報。”

  在頭部效應趨勢之下,未來創投基金如何繼續生存?一位在滬從事股權投資的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分析,未來兩類基金具有競爭優勢:一是綜合性的頭部基金,投資周期長、過往業績好、具備穩定LP渠道;二是專注於細分領域、小而美的產業類基金,在獲取行業內優質項目上存在優勢。

  投中研究院分析認為,隨著資本市場環境頹勢加劇,資本的募資和投資周期逐步拉長,很多VC/PE投資機構已逐步放緩投資節奏,加強風控管理,堅持理性投資、價值投資,將重心轉移至投后和退出,以保守謹慎的策略抵御寒冬沖擊。

(責編:韓穎、張晨)

深度原創

特別策劃

    第二屆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戰“疫”內容科技大賽 首屆人民網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網內容科技創業創新長三角決賽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