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創投

科創板將催生本土創投質變

胡學文

2019年04月23日08:29  來源:証券時報網

 可以預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制,將加速創投人才從傳統的金融、投行等向科學技術人員調整。

  科創板正在給資本市場上下游產業鏈帶來深刻影響,比如創投行業,有些影響原本隨著行業的發展也在逐步調整變化,上交所推進科創板並試點注冊制的新政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讓這個調整變化來得更加迅速和徹底。創投行業的人才結構、創投機構的投資模式、創投大佬的行業認識都在加速跟上,以便在科創板大背景下更好地掘金國內資本市場。

  首當其沖的是投資方向,由此前的簡單套利為主,真正轉向大力加碼科技創新。國內資本市場施行IPO核准制,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創投機構在利益指揮棒的驅使下,更多的是圍繞著IPO套利去尋找項目,什麼樣的項目更受資本市場歡迎,什麼樣的項目更快和更容易登陸資本市場是創投機構投資的首選。IPO套利模式一度風行,由此還衍生了諸如創投機構IPO突擊入股等市場陋習。而真正的高科技項目,一方面由於投資周期長、市場前景看不准等原因鮮有創投機構大規模主動投資,另一方面一些科技創新項目通常多年虧損,而這個階段恰恰是最需要補血的階段,國內創投機構、資本市場的敬而遠之導致他們隻能尋找外資創投或海外市場融資。

  不過,隨著科創板並試點注冊制信息的發布,這一現象有望從實質上得到改觀。不少創投機構都表態,科創板將引導創投資金更多地投向科技創新,把更多的子彈投入科技創新的賽道裡面。達晨創投總裁肖冰日前在一個論壇上也旗幟鮮明地表示,科創板帶來本土創投最直接的一個變化,就是本土人民幣基金會更願意、更有勇氣投前瞻性的業務。為什麼呢?歸根結底還是玩法變了。以前靠簡單一二級市場套利就能賺到錢,但隨著科創板的推出,隨著注冊制的施行,中國資本市場估值體系會發生巨變,A股向港股、美股看齊的趨勢是大勢所趨,那麼這種情況下唯有很早之前投到了真正的高科技項目,才有可能在登陸資本市場后依然享有高估值,否則平庸的項目,並以不低的價格進入,隻會讓創投機構即便把項目送上了資本市場也大概率面臨虧錢,而這種情況在目前的港股、美股市場並不少見。

  鬆禾厲偉的觀點也十分類似。他認為,過去20年中國因為傳統人口紅利存在,隻要能拿到資金,有足夠多的人口,找到商業模式就可以迅速積累出巨大財富,比如中國的很多互聯網企業發展起來就是利用中國的人口優勢。然而發展到今天,紅利已經發生轉換,從人口紅利轉向了科技紅利,人才紅利、知識產權紅利變得非常重要。厲偉陳述的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但顯然,當前國內科創板並試點注冊制的新政,有望讓這個趨勢轉變在資本市場圈子裡加一把油。

  其次,最大變化可能會是創投行業人才結構。可以預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制將加速創投人才從傳統的金融、投行等向科學技術人員調整。絕大部分的老牌機構都帶著濃厚的金融背景,多數是從証券投行、上市公司、律師會計師事務所等順勢轉換跑道而來。早些年,創投機構也很喜歡從券商挖人,創投機構一些中高級職位更是熱衷從投行找熟手,畢竟創投和投行的協同性很高,上手很快。不過,這一現象在近年來呈現新變化,一些復合型人才更受創投青睞,比如華為、騰訊、阿裡等互聯網平台成為創投機構挖人香餑餑。

  有觀點認為,科創板會讓創投人才結構更趨科技化。肖冰在達晨內部提出“要和科學家交朋友”,目的就是為了真正投到科技含量高的好項目。他表示,達晨現在基本上不招學金融的人,不招學財務的人,都是招技術背景的,有產業背景的,甚至原來就是做研發的人,加入到投資團隊裡面。這樣才能真正理解和投到那些真正前沿的技術,這個是團隊必須要經歷的調整和變化。

  事實上,由科技人員來充當創投團隊核心力量在本土老牌機構還不多,但國外以及本土的新興機構已經越來越多這樣來組織隊伍。在互聯網投資圈很火的一本書《浪潮之巔》,其作者吳軍就是典型一例,吳軍教授是知名的人工智能、語音識別和互聯網搜索專家,曾在谷歌、騰訊等巨頭就職,現任豐元資本創始合伙人,就屬於典型的技術派。

  當然,創投機構人才結構越來越趨於科技化,並不是說原有的金融、投行人才就不適合未來創投,二者其實更多是互補的作用。雖然科技企業項目的發掘和判斷需要科技型創投人才,因為隻有科技人才才能真正和科技創業企業家對得上話,便於更好地挖掘和投項目,但往往這類科技企業缺少市場經驗、管理經驗和金融運作經驗,這時候就需要創投機構在投后管理、增值服務等方面提供針對性服務,這些都是創投機構經營管理人才、金融人才大有可為的環節,甚至變成了投資硬科技是否成功的關鍵所在。

  如果說,本土創投向科技創新的投向轉變,更多還是套利機制終結的倒逼,那麼,創投機構人才結構科技化的轉變,更多基於行業自身發展和科創板促進的雙重疊加作用,這無疑對於本土創投發展影響更加深層和令人期待。

(責編:楊榮華、張晨)

深度原創

特別策劃

    第二屆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戰“疫”內容科技大賽 首屆人民網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網內容科技創業創新長三角決賽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