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創投

知網毛利率60%背后:同行吃驚 高校叫苦

張韻

2019年02月18日08:17  來源:每經網

近日,“演員翟天臨不知知網”事件愈演愈烈。作為該事件的最大“配角”,“知網到底是什麼?”掀起了一輪熱議,而知網擁有60%的毛利率也被眾人所知。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經過多方採訪,發現知網擁有60%毛利率的背后,其憑借龐大的用戶資源獲得強勢議價能力,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價格漲幅,這也令不少高校有些無奈。

每年都在漲價

“我們採購知網數據庫已經有20年左右的時間。”某高校圖書館資源建設與編目部王老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知網每年的價格都會漲,“不過現在還沒開學,以前的數據我不好查,今年我們的採購價已經達到了63萬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該高校所在省市的政府採購網上查閱了相應的招標結果公示,根據雙方合同,知網運營主體同方知網為該高校提供CNKI系列數據庫,內容包括安裝期刊、博士論文、碩士論文、報紙、會議論文等庫所購買專輯的鏡像數據,總庫並發數為240,服務期限為2019年全年,最終合同金額為62.95萬元。

據王老師介紹,知網的採購很復雜,有多種採購方案,會根據購買的並發用戶數(取決於該院校學生同時在線下載論文人數的需求量)、所選學科范圍、地域差異和院校級別差異而做出不用組合的定價。但是在選取相同服務的情況下,以該高校為例,每年有8%的漲幅。

若將我國三大文獻數據庫平台——知網、維普、萬方的定價模式作比較,王老師表示,其差異在於萬方和維普每年的價格是固定的,而知網會在第一年的基數上每年有一個固定漲幅。

“雖然數據庫有漲幅並不罕見,外文數據庫幾乎都有,但知網算是中文數據庫中為數不多(每年漲價)的,而且去年知網還將獨家資源期刊從CNKI系列數據庫挖出來形成新的增值服務。”王老師說。

知網憑什麼年年喊漲?現實是高校圖書館離不開知網,知網用戶群體和使用量也確實龐大,這便讓其有了與外文數據庫一樣的底氣。

王老師表示,高校在這一市場上處於弱勢,因為離開了這個庫很多科研項目就無法進行,一旦學校宣布停用,根本無法頂住學生需要大量使用文獻數據庫的壓力。

王老師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雖然包庫購買下來需要幾十萬,但是以全年統計的閱讀量來做一個簡單的除法,單篇的點擊量或者下載量平均隻攤到幾分錢。“單篇的成本確實是很低,所以也反過來說明學生的使用量很大,學校無法拿師生的需求去做博弈,所以不得不有這個支出。”

當然,也曾有北京大學和武漢理工大學在2016年做出過停用知網的舉動,隻可惜結局都是以恢復使用而告終。在王老師看來,單個院校停用對知網來說並不是太受影響。

60%毛利率讓同行吃驚

在高校有限的預算中,不少學校對漲價頗有意見。王老師表示,一旦知網的報價超出了學校的預算,學校的應對隻能有兩種方式,第一是通過壓縮選項精簡到保留必讀門類節省開支,第二是轉而選擇高校間的論文共享平台,因而無法做到即時性,用戶體驗差。

從高校的角度而言,知網的確是目前期刊內容覆蓋最為全面的平台。據公告數據,知網簽下期刊8000余種,獨家和唯一授權期刊達到2300余種,實現核心期刊獨家佔有率90%以上,比起其他數據平台幾百種期刊的數據量,知網在資源上具有絕對的優勢。

王仲(化名)在文獻數據庫行業的銷售崗已工作多年,他表示:“其實在翟天臨事件出來之前我們都不知道知網有60%的毛利率,當時我們也挺吃驚的,但我個人覺得存在即合理,每個公司的運營成本都有所不同,我公司的利潤比例沒有這麼高。”

王老師表示,僅僅從高校端的採購額來看,同樣的包庫內容,知網幾乎要比維普和萬方高一倍。“經費不是很充裕的高校不會全部買下三家數據庫的,從性價比上說沒有可比性,因為雖然三家數據庫會存在50%的重復率但各有各的獨家資源。”

目前,國內主要的學術類期刊數據庫除了有知網、維普、萬方外,還有龍源期刊網、超星、北大法寶法學期刊數據庫等。據了解,數據庫平台已發展了多種盈利途徑。

“廣告一般佔數據庫廠商收入很小的一部分,盈利的途徑主要來自於數據庫購買使用權和查重系統收入。”王仲向記者表示。以知網為例,記者在知網論文查重檢測系統官網上看到,官方定價為35元/篇(期刊)、188元/篇(專、本科)、345元/篇(碩博)。

傳統數據庫或面臨發展瓶頸

以王老師所在高校圖書館為例,目前數據庫(數字資源)購置費佔到圖書資源支出的六成以上,其中外文數據庫的採購費用是中文數據庫的兩倍左右。王老師認為這是“非常健康的圖書資源比例”。

隨著各大高校在圖書館數字資源的投入比重越來越大,文獻管理向數字化轉型趨勢不容忽視,各大文獻數據庫都在暗自布局。“若按照市場化運行發展,如此漲價的趨勢會依舊存在,因為是相互妥協的一個結果。”在王仲看來,不僅如此,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在全國范圍內傳統文獻數據庫廠商正在面臨高校市場飽和的難題。

在用戶增量趨緩的情況下,文獻數據庫廠商目前最迫切的問題似乎不是化解“價格壟斷”的口誅筆伐,而是思考如何應對龐大的存量市場。開發新的個性化資源庫及提供可輔助高校圖書館功能化轉型的產品成為了一些廠商的重中之重。

“文獻數據庫廠商的轉型思路同樣需要緊跟國家政策,比如在全國高校‘雙一流’建設背景下,數據庫平台也在考慮為圖書館已有的海量數據提供准確精細的處理,進一步加大圖書館信息資源分析研發投入。”王仲表示。

(責編:黃玲麗、張晨)

深度原創

特別策劃

    第二屆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戰“疫”內容科技大賽 首屆人民網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網內容科技創業創新長三角決賽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