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創投

中國企業“走出去”亟須與第三方合作

2019年01月07日08:14  來源:北京青年報

王輝耀(全球化智庫(CCG)主任)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企業的全球化之路,經歷了積澱學習、初試身手、大踏步走出去、全方位寬領域參與等四個階段。最近幾年,面對國內外嚴峻挑戰,中國企業需要在掌握經濟發展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借助歷史的經驗,探索下一個40年的持續發展之路。

從走出去的角度考量,中國企業要借助實施“一帶一路”倡議的機遇,實現與第三方深度合作,共同開拓第三方市場。中國企業要注重在國內市場的發展,但更希望能夠在兼顧國內市場的基礎上,順應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實現國際市場的同步發展。

當前的國際環境下,逆全球化之風盛行,中國作為第二大經濟體,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國際壓力,中國企業的“走出去”之路,隻有加強與第三方合作,共同開拓第三方市場,方可實現中國貿易圈的拓展和對多邊貿易體系的維護。

從中國國內經濟環境來看,中國企業加強與第三方合作,是中國企業向世界拓展領域、拓寬市場的必由之路。中國企業不能偏安一隅,“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巨大機遇,國家組建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都為在國家層面上推動中國企業與第三方合作提供了支持和幫助。

從中國企業面臨的國際環境看,這幾個方面的問題需要特別重視。當前,“逆全球化”思潮的興起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根據WTO預計,2019年全球貿易量增速將下滑至3.7%。在嚴峻的國際貿易環境下,中國企業更需要加強與第三方合作,並廣泛參與國際競爭,在全球舞台上接受洗禮,這樣才能逐漸成長。

中國企業與第三方國家、跨國公司和國際機構有著優厚的合作條件。與第三方國家在國際市場上的合作,可以共享前景廣闊的人口紅利和消費市場,避免惡性競爭。美國、日本、歐盟等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在發展中國家投資時間長,經驗豐富,中國企業應當向他們學習,並尋求合作。國際機構既有資金的優勢,又有豐富的第三方合作經驗,中國企業可以從中學習企業全球化的經驗,避免重蹈過去的教訓。

從全球經濟發展的規律來看,中國企業加強與第三方合作,順應經濟全球化和全球產業鏈變化的客觀規律,可以避免惡性競爭。中國企業“走出去”參與全球分工和競爭,是企業長期發展和成長的必要階段,也是中國想要更多參與國際競爭、參與全球治理的必經之路。在具體的合作對象上可以考慮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中國企業可以加強與第三方國家合作。中國企業與日本、法國簽署合作備忘錄,加強了在第三方國家的合作。以中日在東南亞的合作為例,之前中日在東南亞投資工業園建設上“各自為政”,由此產生了相反的競爭效應,中日企業都受到負面影響。后來,中國企業通過與第三方國家簽署合作備忘錄加強與日本的合作,把兩國的競爭狀態轉化為合作,不僅擴大了中日企業的經濟效益,也加深了中日兩國關系。

中國企業應加強與跨國公司合作。中國企業從“走出去”到全方位寬領域參與經濟全球化,取得了重大成績,但與美國、日本、歐盟等發達國家長期深度參與全球化競爭,投資時間長、經驗豐富的跨國公司相比,仍然顯得年輕,中國企業理應向他們學習,尋求合作機會,有效規避潛在的風險。

中國企業應加強與國際機構合作。目前,世界很多多邊機構支持“一帶一路”項目,鼓勵與中國企業加強合作。中國企業加強與包括世界銀行、亞投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WTO、CPTPP等國際機構合作,可以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資金和市場准入等方面的支持,更好規避風險,增加發展的可持續性。

中國企業開拓包括廣大發展中國家在內的第三方市場,符合從工業革命后世界發生三次大規模制造業產業轉移的經濟規律。改革開放40年是中國承接外國產能轉移的過程,中國企業承接了美國、日本、歐洲、“亞洲四小龍”轉移的產業分工,使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因此,中國企業未來的發展之路也落腳在實現對第三方市場的開拓上。

當今時代經濟發展的特性和中國企業的發展選擇,產生了包括國企、民企以及國際組織在內的多層次系統,可以在與第三方市場開拓上形成更大的合力。同時,我國新建的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將在國家層面為中國企業與第三方市場開拓提供動力,使其大大增強抵御外在風險的能力,又能保証企業的社會責任落實。

中國國有企業在海外的基建投資,體現了獲得國家層面支持而形成的優勢。此外,民企利用市場的引導作用,展現中國企業靈活滿足當地需求、適應當地環境的活力。以亞投行為代表的國際組織,則為“東道國”提供足夠且合理的金融支持。這些特點都使得中國企業的第三方開拓之路有著獨特的優勢。

改革開放的下一個40年,借助參與“一帶一路”“走出去”的機遇,中國企業需要抓住與國家、跨國公司、國際機構的第三方合作的機遇,積極利用中國企業的多層次體系,實現中國與第三方主體的多贏局面。

(責編:黃玲麗、張晨)

深度原創

特別策劃

    第二屆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戰“疫”內容科技大賽 首屆人民網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網內容科技創業創新長三角決賽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