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創投

共享單車為什麼越騎越少

姜忠奇

2018年11月05日08:58  來源:北京日報

“擺的車倒是多,只是能騎的越來越少了”,這是目前各大城市共享單車用戶的普遍感受。有記者在深圳一區域調查發現,30輛共享單車有近一半都因無法掃碼、部件損壞等原因而不能使用。盡管壞車遍地,運維人員卻難覓蹤影,這導致越來越多的廢棄單車淪為城市垃圾,成為公共治理難題。

一度受到各方追捧的共享單車,為何如今被棄之如敝屣?背后的因素復雜多樣,但企業不願投入真金白銀對單車進行管理維修是主要原因之一。據運維人員透露,自己每月工資是“4500元底薪+每日30元的飯補”,工作量底線是每天找到40輛故障車、10-20輛不等的僵尸車。一旦達標,便對其他故障反饋置之不理。

而更殘酷的現實在於,碩果僅存的共享單車企業幾乎都陷入“變現焦慮”,破產傳聞不絕於耳,面對外界指責,紛紛擺出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有利可圖時就趨之若鹜,一旦經營不善就撂挑子,一句“沒錢”就把爛攤子丟給政府和社會,哪有這樣的道理?

回望共享單車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這種漠視責任的做派貫穿其生命周期的每個階段。共享經濟風口初現時,各路人馬大干快上,罔顧城市容量,無序投放單車﹔擾亂公共秩序后,企業又避重就輕、上推下卸,直到政府部門出面才增設了運維員﹔而一旦在市場競爭中敗北,不乏企業拍拍屁股走人,押金不退、垃圾不收,留下一地雞毛。到頭來,產生的巨大負外部性和造成的社會治理成本,全由政府和社會被動承擔。

作為新業態中的典型個案,共享單車企業的發展歷程不失為一個樣本。在“互聯網+”的時代,新興平台百舸爭流,但不約而同地走著同一條老路:野蠻生長、漠視責任、速興速衰。從假冒偽劣屢禁不止的電商平台,到生命悲劇屢次重演的網約車,這些事例都說明,新業態繁花盛開,但缺乏整飭必然雜草叢生。

企業是逐利的,不可能主動承擔責任,與其指望他們自律,不如政府部門提高治理預見性。企業入場前就要提前研判,努力做到“舉措跑在問題前”。企業入場時,不妨學學西方國家審慎的態度。比如,西雅圖曾要求共享單車試運行6個月,經過大量數據分析后,才決定放行與否。舊金山市政府因為單車企業擾亂城市秩序、侵佔公共面積,勒令其租用私人停車場地。企業黯然離場時,相關部門該對企業追責就追責,不能被動埋單、吃“啞巴虧”。

總而言之,新業態新事物層出不窮,社會治理面臨的挑戰勢必越來越多。無論是企業自身,還是政府部門,都要鑒往知來、未雨綢繆。不妨好好分析共享單車這個案例,防止“公地悲劇”再次上演。 (姜忠奇)

(責編:黃玲麗、張晨)

深度原創

特別策劃

    第二屆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戰“疫”內容科技大賽 首屆人民網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網內容科技創業創新長三角決賽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