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創投

IPO堰塞湖“見底” 排隊周期縮至10個月

王雪青

2018年05月22日08:16  來源:環球網

  証監會最新披露的IPO審核進度顯示,截至5月17日,IPO排隊企業數量已降至287家。其中,處於正常審核狀態的有280家,包括滬市136家、深市中小板41家,創業板103家;另外,還有7家企業處於中止審核狀態。至此,IPO“堰塞湖”已從最高峰時的約900家降至不到300家,逐漸“見底”。

  隨著存量企業的不斷消化,IPO排隊時間也明顯縮短。上証報記者注意到,在近期上會的擬IPO公司中,不少是2017年7月之后才申報的,從首次提交材料到上會審核僅有10個月的時間。

  值得一提的是,在IPO審核趨嚴、過會率降低的形勢下,淨利潤指標並無“絕對標尺”,即高盈利不是過會的保障,賺錢少的公司也有可能拿到IPO通行証。証監會發言人上周五否認了有關創業板、中小板、主板分別設有3000萬元、5000萬元、8000萬元“隱形盈利門檻”的猜測。有專家認為,未來盈利門檻還會降低,現在的審核指標越來越看重營收和行業地位、盈利模式可持續性等多個方面。

  排隊10個月企業陸續“上會”

  隨著“堰塞湖”消退,擬IPO企業的排隊時間已明顯縮短。除“工業富聯”等個別企業外,不少在去年7月份以后申報材料的企業開始陸續上會,排隊時間僅有10個月。

  以5月份的上會情況為例,據証監會披露,5月15日過會的春光橡塑,其首次遞交IPO材料是在2017年7月14日;類似的,5月8日過會的密爾克衛,申報時間是2017年7月7日。此外,2017年6月30日申報的長飛光纖光纜於今年5月3日過會,2017年4月21日申報的捷佳偉創於今年5月8日過會。

  當然,目前審核的企業中也有排隊時間較長的,例如:於5月3日過會的天風証券是在2015年12月25日首次遞交IPO材料的,排隊時間約有兩年半。

  有資深投行人士對上証報記者表示:“2016年以來,企業IPO周期在逐步縮短。現在,排隊隻有不到300家了,估計一兩個月內會降到100至200家。”在他看來,“未來A股的IPO審核周期會跟國際接軌,即平均時間在3到6個月。”

  盈利數字並無絕對標尺

  在証監會最新披露的IPO審核進度表中,今年以來的撤單企業已達134家。

  有市場傳聞稱,在創業板、中小板、主板申請首發上市,企業最近一年淨利潤至少分別要達到3000萬元、5000萬元、8000萬元,否則不能通過發審會審核。對此,証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18日回應稱:“証監會對主板、中小板、創業板首發企業的審核政策始終沒有變化。”

  高莉還表示,前一段時間,有部分首發企業未能通過發審會審核,主要原因包括以下方面:一是業務經營不合規;二是內控有效性存在缺陷;三是會計基礎工作不規范;四是信息披露存在瑕疵;五是持續盈利能力存疑。

  上証報記者注意到,盈利數字並非企業能否過會的絕對標尺。例如,5月15日過會的擬在上交所IPO的春光橡塑,近兩年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淨利潤均不足8000萬元;再往前,今年1月份過會的擬登錄創業板的泰林生物,則是近一年的扣非后淨利潤不足3000萬元。反之,高利潤也不是企業的“護身符”。

  具體來看,春光橡塑主要從事清潔電器軟管及配件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16和2017年的扣非后淨利潤分別為7114萬元、7708萬元,均不足8000萬元。對此,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証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8000萬‘隱形門檻’這一說法並不絕對,唯淨利潤的標准已經過時了。審核應包含多個指標,若把淨利潤標准定得很高,企業其實可以從‘技術’上完成,但也很容易出問題。現在的IPO審核指標越來越看重營收、行業地位、盈利模式可持續性等多個方面。”          

(責編:黃盛、陳鍵)

深度原創

特別策劃

    第二屆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戰“疫”內容科技大賽 首屆人民網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網內容科技創業創新長三角決賽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