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創投

最長16個月沒投一筆錢,這家機構如何在冷門行業投出高回報?

2017年06月07日08:31  來源:投資界

“其實市場上誘惑還是挺大的。”

“對,誘惑真的很大,很多曾經投綠色環保的基金,后來都改了,不投了。”

在和林霆先生聊了近2小時后,我們發出了這樣的感嘆。

林霆,青域基金管理合伙人,自2006年起,一直專注於生態環境領域的投資。

青域基金,一家從老牌美元基金分拆出來的人民幣基金管理團隊,自2009年起,一直在環境治理、能效管理和清潔能源三大領域進行專注而堅持不懈的投資布局。

到如今,青域已經募集管理了3期總規模約15億人民幣的VC基金,每期基金大約投10個中早期項目,正在募集的第4期VC基金約在7月份 close。此外,青域還曾受托管理一隻規模為10億元的PE節能環保基金。

目前,青域的第一期基金已退出大部分,返給LP超過2倍的現金回報,完全退出后整個基金回報可達到3倍以上﹔二期基金也有近50%的現金返還,整個基金賬面回報約6倍﹔才成立不到兩年的三期基金目前也已有退出……

最長16個月沒投一筆錢,這家機構如何在冷門行業投出高回報?

(圖為青域基金管理合伙人林霆)

既見樹木又見森林

青域基金的募資速度和超高的基金回報,曾讓不少基金非常羨慕甚至想要效仿。事實上,生態環境並不是一個容易賺錢的領域——過去十年,該領域曾出現過光伏、風能、LED、電動汽車、電池等投資熱潮,但最終讓很多匆匆進入的VC/PE飽嘗苦果、倉皇退場。

這並不意味著行業不夠好或投資節點未到,相反,基於青域基金多年以來的研究和實踐,林霆認為環境投資永遠是朝陽行業

隨著人口越來越多,資源和能源的消耗越來越多,必須通過環境的策略來對沖這些消耗,從長遠來說,環境關系到人類和社會的生存,所以對整個社會有好處的,一定是可持續的。大方向沒有問題的前提下,關鍵是正確的投資策略和方法,基於此,青域基金制定了以研究為導向的核心策略。

青域的研究有三個方面,第一,針對政策的研究。環境產業的發展與政策密切相關,所以政策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第二,對環境產業周期的研究。環境是一個很大的產業,包含很多細分的子行業。每一個細分產業的周期特性是不一樣的,有的細分產業周期變化的頻率會非常快,甚至是兩三年就一個周期。所以如果不對周期做很透徹的研究,經常會踏錯投資的時點。林霆認為一些投資機構投節能環保虧了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踏錯了時點。

第三,對產業格局的研究,包括整個產業的生態體系是怎樣的,政策制定方、前沿技術、研究機構、龍頭企業、中小企業等等之間的產業邏輯關系怎麼樣,各自的發展歷史、現狀和動態又是怎樣的。

林霆認為,任何產業把這三部分研究透了,就可以避免掉“隻見樹木、不見森林”的錯誤。

以目前已實現產業圈布局的新能源汽車舉例,青域基金創始合伙人徐政軍自2007年開始關注新能源汽車,當時正值中國第一波新能源汽車創業與投資熱潮,青域團隊也對這個行業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們走訪了大量公司,把從上游的材料、電芯到下游的整車,對包括車的核心部件、電機電控等在內的整個產業鏈進行了梳理。“基本把當時國內做磷酸鐵鋰動力電池較好的十多家公司和其他一些電池技術公司都看過一遍,做電動大巴的公司也都走訪了。”

研究后的結論是,行業的時點還沒有到。無論是政策環境、產業周期、商業模式還是核心技術配件的成熟程度,都遠遠沒有到能夠使行業起飛的階段,因此當時的青域就謹慎的沒有出手投資。

“現在回過頭去看,沒有投資是非常正確的決定。當時布局磷酸鐵鋰電池、超級電容、電池的正極負極和膜材料等的VC/PE都經歷了很長時間的痛苦煎熬,這個行業直到2014年才有起色。”林霆對投資界(微信ID:pedaily2012)說。

行業的時點到了

在研究了近7年后,青域基金才在新能源車領域投出第一筆錢。

2013年9月13日,財政部等四部門聯合發布《關於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規定2013年~2015年繼續對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給予補貼。在這前后又多次頒布政策鼓勵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發展。青域基金判斷,行業要真正起來了。因此在這一年,青域基金以發起人股東的身份投資了時空電動。

時空電動有什麼特別呢?

“之前電動車產業發展不起來,很核心的原因就因為成本、駕駛體驗、電池的續航能力、充電方便度等方面的原因,導致(市場上)是沒有電動車需求的。就是因為市場需求起不來,產業才起不來。所以我們投資的第一個新能源車項目一定要是離市場最近的。而時空電動創造的電動車運營的商業模式正好解決了”市場需求“這個行業痛點。后來,這一模式被很多家公司模仿、抄襲,但此時時空已經整合了包括電池系統、充換電在內的核心技術,構建了行業壁壘。”林霆回答投資界(微信ID:pedaily2012)。

在投完時空電動后,新能源汽車得到一窩蜂的同質化發展。青域基金經過深入的研究,認為電動車行業要實現真正的發展,一定要對燃油車有顛覆性的技術突破。

“最后,我們找到了(杭州)伯坦。”林霆表示。

目前,電動車基本上都是在燃油車基礎上把發動機和變速箱去掉換成電池電機,只是變了驅動的方式,電動車的電氣特性並沒有體現出來。杭州伯坦做的則是超前的下一代電動車核心技術的研發和生產。

所謂下一代電動汽車核心技術,即從整車設計、底盤設計、信息系統,到電動車的生產方式、后續的維護方式等等,都是從車的電氣特性出發的,是用互聯網思維來改造電動車的整個產業鏈和生態系統。

林霆判斷,將來電動車一定是非常私人化、定制化的,不會像現在這種大批量生產,因此一定要有柔性的生產方式。“伯坦提出的電動車模塊化設計很超前。將來定制電動車,隻要定好外形設計就好了,底盤、電機、電池、電控都可以像搭積木一樣搭出來,然后找工廠代工生產,后續的充換電、保養維護,也都是通過互聯網運維的方式來實現。”

“我們投資的公司通常也不太喜歡宣傳,不是那些”網紅項目“,但是說幾個數字就很嚇人了,這家2014年我們發起成立的公司(杭州伯坦),現在已經申報了近800個專利,大多數都是發明專利,批下來的專利已經有70多個。”林霆言語之間略帶興奮。

在青域基金進入后,時空電動包含旗下業務線“藍色大道”在內共融資近15億(其中藍色大道融資6億元),目前估值已達近百億元。2015年投資的新能源車動力電芯生產企業德朗能已實現部分退出,回報豐厚。未來青域基金還會在自動駕駛、車聯網、網聯車等方面持續布局。

資本生態圈

除了打造產業生態圈以外,青域基金還試圖打造一個資本生態圈。

什麼是資本生態圈?

“很多能源或環保企業都是重資產、資金密集的,他們拿了我們的錢把基礎的東西建立起來之后,后續擴張需要大量的錢。這些錢單純靠股權融資是不現實的,主要是靠債權融資、產業基金、PPP基金等“大錢”。為了給他們提供這些后續的資本資源,我們現在通過合資或合作的方式,鎖定一些產業資本、PPP資本、綠色金融產品等,給被投企業提供后續的資本支持。”林霆回答到。

比如在2016年G20峰會時,青域基金聯合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EMCA),聯合包括北京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等在綠色金融領域做的比較好的銀行、金融租賃公司等,成立了G20綠色金融創新聯盟,股權、債券、銀行等能在這個平台上緊密合作,實現項目共享及通過定期舉行論壇扶持行業發展。

此外,青域還會聯合其他機構,幫助被投公司設立由被投公司主導的支撐企業后續發展的專項產業基金。

少就是多,慢即是快

當前中國風險投資乃至PE投資,由於機會多、錢多、誘惑大、同質化嚴重,焦慮是大家都面臨的現狀。

前段時間有篇《致焦慮的風險投資人》一文刷爆朋友圈,林霆在朋友圈寫到:“有價值觀、Vision、核心策略的VC才沒工夫焦慮,投機取巧、追逐風口、人雲亦雲的機構才會患得患失的焦慮吧?”

林霆表示,青域基金會一直堅持以“生態環境的私募股權投資為LP取得可持續財務回報“作為核心價值觀來體現自身價值,並以此為願景,堅持”研究驅動“的核心投資策略,打造一家真正的精品基金管理機構。

經過數十年的工作及投資生涯,青域核心管理團隊已經形成了對精品基金的哲學思考,即少就是多,慢就是快

“我們過去有很多機會做30億、50億規模的基金,但是我們拒絕了。回報跟規模是不可能兼得的,一個50億的基金很難能夠有3倍以上的回報。50億的基金賺1倍能賺50億﹔5億的基金要賺10倍才能賺50億,GP從Carried Interest分到錢的絕對值也許是一樣的,但是從難度來說,肯定賺10倍比賺1倍難很多。我們很享受每期基金都有很高回報倍數的成就感。這就是少就是多。”林霆語帶感慨地說。

對於青域而言,沒有因為基金規模大而帶來的大數量項目的投資壓力和投后管理壓力,可以把行業研究做得很深,把項目盡調做得很細,把投后管理做得很實,真正用工匠精神來做投資,而不是流程化、生產化的方式來投資。

青域從來不為了完成投資任務而投資,而是在真正找到有價值的機會時才出手,也一直以一種從容的心態來做投資,曾經最長有16個月沒有投出一筆錢,2016年也有10個月沒有投一個項目。

林霆表示:“現在回過頭來看,當時那些投了高估值項目、投了Pre-IPO項目的機構現在都很慘。我們當時看起來似乎是慢了,但是投資慢下來的這段時間我們的工作和努力並沒有停,還是會看很多項目,還是會做很多研究,你做的這些研究基礎工作時間長了一定會產生質變,一定會給你帶來優質的、估值合理的項目。”

“我覺得青域的這種風格和理念也許跟(我們的)人生經歷、年紀相關吧。”

        推薦閱讀:

        菜鳥順豐之爭:京東、美團、網易、騰訊全都支持順豐

         "電競專業"是玩物喪志嗎? 行業未來之路存隱憂

         共享按摩椅:更接地氣的共享經濟?

        4000多家入局,僅有1%盈利,這個行業想活下來真難!

掃碼關注“人民創投”公眾號

(責編:陳鍵、賴悅)

深度原創

特別策劃

    第二屆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戰“疫”內容科技大賽 首屆人民網內容科技大賽總決賽 人民網內容科技創業創新長三角決賽
二維碼